導演\齊柏林 監製\侯孝賢
編劇\崔企川 旁白\吳念真
配樂作曲\何國杰 攝影\齊柏林
片長 \93分鐘 上映日期\2013年
------------------------------------------
這是一部以空拍方式記錄台灣美麗與哀愁的紀錄片,
在去年的11月上映時獲得國人極高的關注,
是由吳念真導演配置旁白,
以類似說書人的方式敘述著這片土地所發生的一切,
全部影片可分為三大主軸:美麗、哀愁、希望。
影片一開始以台灣的山川美景與浩瀚海洋吸引眾人的目光,
那壯闊的景致立即震懾了我,
原來台灣還有這樣美的地方!!!
很喜歡吳念真導演旁白配的一句話:
「如果你看不見台灣的美,那就是你站的不夠高」
當我們能站的越高,
胸襟就能越寬廣,
眺望的視角眼界也就越遠,
最近因為選舉即將到來的關係,
各陣營黨派政治角力以抹黑、惡意攻擊、散布謠言的方式,
希冀能取得選民的支持並獲選,
但贏得選舉真的是最重要的事嗎?
最重要的是「你能為這片土地付出些什麼」
而非你從中得到了什麼,
全民與社會的利益福祉比圖利少數既得利益者還重要許多。
美景也呈現了台灣的農村、稻田耕作之美,
看著耕耘機將稻苗種到水田上,
一片翠綠的稻草生生不息,
飽滿金黃的稻穗迎風搖曳,
白鷺鷥跟在收割機的後頭覓食著,
這些畫面在我的小時候是生活的一部分,
曾幾何時耕田土地已被重劃為發展開發區,
秋收的盛況早已僅存在記憶中的一角,
所有的一切都已變調……
第二部分呈現了土地對我們濫墾濫伐發出無聲的抗議與反撲,
人們為了讓自己看似風雅高尚,
山林不斷開闢新道路迎接觀光客的到訪,
一輛輛觀光巴士載著遊客沿著山路去觀光,
倒不如說是去探險,
因為那樣的與天爭路,
背後冒著極大的風險,
而無知的我們往往不知甚或視而不見,
秉持著自以為人定勝天的愚昧想法,
不斷和大自然對抗。
高山蔬菜和高山茶種植的片段讓我相當有感觸,
因為外公在市場販售蔬菜,
自己過去有時也會去幫忙,
顧客們拿著高麗菜常常劈頭就問:這是梨山的嗎?
當你跟他說這是平地的高麗菜時,
有些人往往就會放下手中的高麗菜不買了,
但高山的真的有比較好嗎?
其實當季蔬果永遠都是最好吃的,
而非那些從高山上運送下來非當季的蔬菜,
但就是因為我們這些消費者的自以為和無知,
讓農人、商人為了獲利只好不斷的往上開墾,
更加劇了我們對自然的破壞。
我們時常分不清楚「需要」和「想要」,
欲望、貪婪和利益矇蔽了我們的雙眼,
就像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黑心食品事件,
不就是集團、資本主義者為了極大化利益的實踐嗎?
賺取大把大把的鈔票,
塞滿了口袋卻忘了根本初衷,
滿嘴的謊言與好聽話只為了中飽私囊。
在看影片的過程中,
我覺得其實所有的人們都跟販售黑心商品的商人是一丘之貉,
只是程度上的差異不同,
都是自私的表現,
常常都以這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這種美麗話來掩蓋其背後真正的目的,
如果我們破壞了這片土地,
到底還能為下一代留下什麼呢?
他們需要的不過就是一片能生存的淨土,
為何我們要汲汲營營的開發破壞這片原本被稱為「福爾摩沙」的寶島呢?
我們需要的真的有這樣多嗎?
以前的人沒有那些東西也是活過來了,
養家糊口的概念不就是能夠填飽肚子過日子就好了嗎?
賺再多的錢不過就是人類世界衡量價值的方式,
而非與自然相互共生的作法,
破壞永遠比恢復容易,
我們總是往往要在失去的時候才在相互怪罪,
卻永遠學不會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
發生事情了才在怪政府、怪社會、怪天、怪地,
我們都是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
所以必須擔負起這責任,
留給未來希望,
每個人不過是這時間洪流中的過客,
生前擁有的再多,
歸化淨土時還是兩手皆空,
一切都帶不走,
所以……學著知足吧!我們。
影片中裡面將台灣譬喻成多產的母親,
生了很多的孩子,
對於孩子的要求予取予求,
直到榨盡最後一道乳汁時,
才輕輕地發出一聲呻吟……
這樣的譬喻很寫實,
但也顯現我們的悲哀。
空拍的美景,
因為人類的破壞,
垃圾掩埋、超抽地下水、排放汙水廢氣、盜採砂石、水庫泥沙淤積……等,
都讓這寶島協奏曲變了調,
那景象令人怵目驚心,
我們還要這樣以冷漠的態度視而不見或不關我的事的態度繼續生活下去嗎?
看了這樣多的哀愁,
心中著實沉重不已,
影片的最後一部分,
以台灣人文之美和歌聲,
希冀能喚起人們心中愛護、守護家園的精神,
找回當初對於生活的初衷,
學習好好與自然共處,
真正實踐為下一代努力的宣言。
這部紀錄片,
讓我在觀賞的過程思考了很多,
也反省了自我,
影片的旁白文字寫得很動人很真摯,
吳導親切的台灣國語更為這些話語注入了情感,
真的希望台灣未來會更好,還給大地原先的光芒……
留言列表